患者陈GAAO,男,20岁(1999年3月出生)。
2014年 体检时发现左肺占位,以“肺脓肿”、“肺结核”、“肺囊肿”行抗感染治疗,肿块没有明显变化。
肺脓肿
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肺结核
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飞沫喷出体外,使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其典型的表现为:咳嗽、咯痰、盗汗、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肺囊肿
是一种肺内含有大小不一的气体或液气体囊性病变。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前者亦称为先天性肺囊性病,为先天性胚胎发育畸形,包括支气管源性囊肿(肺囊肿)、肺泡源性囊肿、肺大叶气肿(肺大疱)、囊性腺瘤样畸形和先天性囊肿性支气管扩张等。后者继发于肺部感染,如气肿性大疱、寄生虫性囊肿、感染后遗囊肿等。巨大囊肿可产生呼吸困难,并发感染时有发热、咳嗽、咯血等症状。囊肿破裂会引起液气胸。X线检查有助诊断。需行手术治疗。
2017年3月 进行“抗结核治疗”5个月,肿块无变化。
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主要为2IRSZ/4I3R3E3方案,表示前2个月为强化阶段,联合应用异菸肼(I)、利福平(R)、链霉素(S)及吡嗪酰胺(Z);后4个月为巩固阶段,异菸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E)、每周3次给药。
2017年8月 复查CT:右肺中叶周围型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肺炎症。
肺癌根据支气管上的不同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肿瘤渐渐增大后,可出现发热、胸闷、憋气等感觉。
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约占1/4,以腺癌较为多见。周围型肺癌很少产生咳嗽、咯血等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部的隐痛、钝痛、或间歇性疼痛,但当肿瘤增大,侵及胸膜、胸壁时,可产生胸部定位性的持续剧痛或刺痛。
2017年10月24日 CT引导下穿刺结果显示:肺恶性上皮源性肿瘤,综合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符合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起源于肌上皮或腺上皮细胞的一类肿瘤,多发生于唾液腺,少数可发生在颌骨、皮肤、乳腺及泪腺。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的导管上皮,是下呼吸道最常见的唾液腺型肿瘤,占气管肿瘤的30%~40%。该病常以呼吸道症状起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2017年10月 行全身骨扫描:右侧肩胛骨放射性浓聚影,考虑骨转移可能性大。
2017年11月21日 基因检测:ALK融合,同月开始口服“克唑替尼”,肿瘤退缩,病情稳定。
2019年2月出现咳嗽有痰、低热症状,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
2019-03-13 口服塞瑞替尼,450mg(3粒)/天。服药几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后停止。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用药 1月多后复查CT提示肺部肿瘤明显退缩吸收。
2014年:发现左肺占位后,进行了长达3年的抗感染治疗以及5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后,占位症状并无减轻或消失。
2017年:开始口服克唑替尼,肿瘤有所消退,病情稳定。
2019年:出现咳嗽有痰、低热症状,立即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出现进展后改用塞瑞替尼,症状明显减轻后停止,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 1月多后复查CT提示肺部肿瘤明显退缩吸收。